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1925年5月,国共合作掀起全国大革命浪潮的起点揭秘

1925年5月,国共合作掀起全国大革命浪潮的起点揭秘

2024-11-06 17:08:03

1925年5月,中国革命的历史画卷上出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这个节点不仅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掀起的全国范围大革命浪潮的开始,还预示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一事件的起点便是著名的五卅运动

1925年5月,国共合作掀起全国大革命浪潮的起点揭秘 1

五卅运动的发生背景十分复杂。当时,中国我党已经成立,并致力于推动工人运动和国共合作。1925年初,中国我党在上海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深入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强调了工农联盟的重要性。中共四大还决定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为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做好了充分准备。

1925年5月,国共合作掀起全国大革命浪潮的起点揭秘 2

然而,五卅运动的直接导火索却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工人罢工。1925年5月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的日本资本家枪杀了我党员顾正红,这一事件立即引发了上海工人的强烈愤怒。5月30日,上海工人和学生举行援助纱厂工人的街头宣传和示威游行。然而,租界的英国巡捕在南京路上突然开枪,向密集的群众射击,打死学生、工人13人,伤者不计其数。这一事件被称为五卅惨案,它迅速激起了全上海乃至全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1925年5月,国共合作掀起全国大革命浪潮的起点揭秘 3

五卅惨案发生后,多年来深埋在中国人心里的对帝国主义的怒火一下子喷发出来。上海和其他地方的群众纷纷走上街头,举行罢工、罢课、罢市的抗议活动。他们高呼“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退外国驻华的海陆空军”“为死难同胞报仇”的口号,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运动浪潮以不可遏制的浩大声势迅速席卷全国。

1925年5月,国共合作掀起全国大革命浪潮的起点揭秘 4

为了加强对运动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专门机构。6月1日,上海总工会和上海工商学联合委员会相继成立,作为运动的公开指导机关。同时,瞿秋白主编的《热血日报》也在上海创刊,这份日报对推动五卅运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五卅运动期间,各地约有1700万人直接参加运动。从通商都市到偏僻乡镇,到处都响起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怒吼声。这场运动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影响深远。它冲破了长期笼罩全国的沉闷的政治空气,大大促进了群众的觉醒,显示了各革命阶级、各阶层民众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联合斗争的巨大威力。五卅运动给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一次前所未有的打击,并初步积累了领导反帝斗争的经验。

五卅运动不仅是中国我党领导的反抗帝国主义的伟大运动,也是国共两党合作掀起全国范围大革命浪潮的起点。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以广州为中心的革命力量迅速汇集,开创了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

在五卅运动蓬勃发展的有利形势下,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广东战争,完成了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工作。1925年初,孙中山北上,陈炯明乘机举兵进犯广州。在国共合作下,黄埔军校校军和粤军击溃了陈炯明部主力,取得了第一次东征的胜利。随后,又平息了杨希闵、刘震寰在广州发动的叛乱。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将黄埔军校校军和驻广东的粤、湘、滇军先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为反对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准备了比较可靠的后方基地。

五卅运动不仅推动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大革命浪潮,还促进了中国我党的快速发展。在领导五卅运动的过程中,中国我党的党员数量从1925年初的不足1000人发展到年底的1万人,增加了10倍。不少原来没有党组织的地方建立了党组织,如云南、广西、安徽、福建等。党在斗争中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成长,团的组织和团员队伍也快速发展。

五卅运动还推动了中国革命群众运动的深入发展。在中国我党领导和影响下的工会数量迅速增加,到1925年5月,已有160多个工会,拥有有组织的工人约54万人。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推动和影响下,各地学生联合会也十分活跃,会员有数百万人。这些有组织的群众已经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反帝反封建的觉悟,为即将来临的大革命高潮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五卅运动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本身的胜利和成果,更在于它对中国革命进程的深远影响。这场运动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压迫,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革命斗志。它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和革命力量的壮大,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五卅运动也推动了中国我党的发展壮大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总的来说,1925年5月的五卅运动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以工人罢工为起点,迅速发展成为一场全国范围的大革命浪潮。这场运动不仅给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以沉重打击,还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和中国我党的快速发展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