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丝带与雪如意:双璧闪耀的冰雪奇缘
“冰丝带”“雪如意”,冬奥会上这些场馆为何备受喜爱
北京冬奥会虽已落幕,但赛场上运动员们的飒爽英姿,场馆中洋溢着的冰雪激情,早已深深刻在观众心中。回望冬奥赛事,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等冬奥场馆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们的设计不仅造型美观、寓意深远,而且绿色环保、充满科技感,完美诠释了“一起向未来”的冬奥主题。
北京冬奥会共使用39个场馆,包括竞赛场馆12个、训练场馆3个、非竞赛场馆24个。场馆分布在3个赛区,分别是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其中,北京赛区共使用12个竞赛和非竞赛场馆,有6个为既有场馆改造而成、6个为新建场馆;延庆赛区共使用5个竞赛和非竞赛场馆,其中4个场馆为新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建设利用了小海陀山天然山形,建设了7条雪道;张家口赛区共使用8个竞赛和非竞赛场馆,其中4个为新建场馆、4个为既有场馆改造而成。所有新建场馆均以满足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比赛需求为建设目标,不仅符合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以及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规定,而且充分满足无障碍等人文关怀需求。
场馆的设计和建设,既要满足举办比赛的需求,又要考虑赛后的可持续利用。秉持着这一理念,冬奥场馆的设计建造实现了多个创新,让科技冬奥和绿色冬奥的愿景照进现实。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北京赛区标志性场馆、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也是2022年冬奥会北京主赛区唯一的室内冰上场馆。场馆整体如同22条丝带飞舞,象征着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冰上留下的滑行轨迹,又象征着丝绸之路,同时22也代表着2022年。场馆内冰面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速滑馆。
“冰丝带”在冬奥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碳排放趋近于零的制冰技术,制冰产生的碳排放将全部实现中和。制冷过程中排放的热量,还可回收用于运动员的热水淋浴和场馆的除湿等,实现能源的再利用。制冰系统集成设计、冰面温差控制、冰面软硬度及均匀性设计等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冰丝带”全冰面采用分模块控制单元,能够将冰面划分为若干区域,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进行制冰。这种“模块化”设计,为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短道速滑等各类冰上运动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赛后冰上运动的普及和推广创造了条件。
场馆还采取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将制冷、空调、通风、照明等所有能耗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一体化智慧控制和管理,为场馆运行节约能耗10%以上。为了让观众获得更好的观赛体验,“冰丝带”看台席位于速度滑冰赛道的最南端,形成一条东西向的弧形综合看台,可容纳约1.2万名观众,其中有1.1万个座位可以近距离观赛。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东北侧山谷,是我国第一个跳台滑雪场地,也是张家口赛区冬奥会场馆群建设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场馆由顶峰俱乐部、出发区、助滑道、起跳台、着陆坡、终止区组成,赛道依山体走势而建,其S形赛道长度约980米,落差超过136米,最高点海拔2198米,被誉为世界上最“难”的跳台滑雪赛道之一。
从高处俯瞰,“雪如意”宛如一柄如意,静静地卧在山谷之间。其中,“柄首”是顶峰俱乐部,运动员完成比赛动作后,将通过一条索道直接到达这里,为运动员提供了一个温暖的休憩场所。“柄身”则是赛道,赛道标准分为大跳台标准(HS140)和普通台标准(HS106),比赛时运动员将从这里助滑、起跳、飞翔,最后着陆在山坡的终止区。“柄尾”是观众看台,其形状与“如意”的尾端相似,在有效遮挡风雪的同时,还形成了天然的隔音屏障。
在“雪如意”的下方,冬奥会颁奖广场“冰玉环”与“雪如意”交相辉映。“冰玉环”是连接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的步行廊道,设计灵感源自中国传统饰物“如意”的玉环造型,其吊环外表面为冰晶透明的玻璃幕墙,不仅具有步行、集散、观景、餐饮、服务等多种功能,还能与看台、自然地形和周边赛道完美融合,形成极具张力的空间效果。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位于延庆赛区南部的小海陀山南麓,是北京冬奥会中设计难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施工工艺最为复杂的新建比赛场馆之一,赛道全长1975米,垂直落差超过121米,由16个角度、倾斜度各异的弯道组成,包括一个出发区、一个结束区和15个弯道区段,是世界上第三条、亚洲第一条、国内第一条符合国际标准的雪车雪橇赛道。因其形似一条盘旋在山峰中的巨龙,又被称为“雪游龙”。
赛道表面由细小的水珠凝结成冰,形成如“玻璃”般光滑的赛道,这种工艺被称为“赛道冻冰”。为保证赛道能够达到国际比赛标准,赛道冻冰制作需要20多名制冰师花费将近600个小时,分90多个步骤精细施工完成。赛道两旁的护墙由2万多块预制构件组成,每一块预制构件的尺寸都根据赛道形状进行定制,精度误差不超过两毫米。在赛道的弯道处,护墙高度从3.5米逐渐升高到7.5米,给运动员提供有效的安全防护。
场馆内还有一条蜿蜒的赛道遮阳系统,如同一条“巨龙”的鳞片,覆盖在赛道上方,可有效避免阳光直射赛道造成局部冰面融化,确保运动员安全比赛、正常发挥。遮阳系统由3684个单元体组成,每个单元体都有自己独立的“身份证号”,单元体之间通过龙骨架连接,每个连接点都允许一定程度的位移,既保证了结构整体的稳固性,又确保了结构的灵活性。遮阳系统最高处距离地面23米,最大悬挑达12米,总面积约1.9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体量最大的赛道遮阳系统。
-
《〈雪花女神龙〉续集:冰雪奇缘再续,你期待吗?》资讯攻略04-08
-
陈景润的数学奇缘:50字揭秘天才背后的趣味小故事资讯攻略10-29
-
揭秘!2022北京冬奥会究竟在哪里举办?资讯攻略10-29
-
各地春节习俗大揭秘:探寻那些独具魅力的年味瞬间资讯攻略10-25
-
企鹅求偶:独特定情信物揭秘,猜猜它们会送啥?资讯攻略11-18
-
中国历届冬奥会奖牌辉煌榜资讯攻略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