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揭秘“碰瓷”背后的真正含义

揭秘“碰瓷”背后的真正含义

2024-11-20 10:37:02

碰瓷,这个词源于北京方言,泛指一些投机取巧、敲诈勒索的行为。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据说是一些没落的八旗子弟为了谋取钱财而“发明”的伎俩。这些八旗子弟会手捧一件“名贵”的瓷器(实际上是赝品),行走于闹市街巷,瞅准机会故意让行驶的马车“碰”他们一下,瓷器随即落地摔碎,然后他们便“义正言辞”地缠住车主按名贵瓷器的价格要求赔偿。由于马车主人往往为了息事宁人会选择赔偿,这种行为逐渐被称为“碰瓷”。

揭秘“碰瓷”背后的真正含义 1

随着时间的推移,“碰瓷”现象不断演化,其手法也花样百出。现代的碰瓷已不仅仅是手拿瓷器故意撞人那么简单,而是涵盖了更多复杂的诈欺手段。以下是对碰瓷行为的详细介绍:

揭秘“碰瓷”背后的真正含义 2

一、碰瓷的常见手法

1. 行人故意撞车:

揭秘“碰瓷”背后的真正含义 3

碰瓷者会先找好目标车辆,然后趁车辆靠边、倒车或掉头时,突然跳出直接躺在车前或趴在车上,制造被撞的假象,以此敲诈车主。

揭秘“碰瓷”背后的真正含义 4

2. 车辆碰撞:

碰瓷者通常会驾驶两辆车,一辆在前,一辆在后或旁边。前车会突然减速,迫使目标车辆变道,而旁边的碰瓷车则会趁机蹭上来,制造剐蹭事故,骗取钱财。

3. 制造追尾事故:

碰瓷车会故意开到目标车辆前方,并保持较近的距离,找准机会后突然紧急制动,造成追尾事故。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单行道、拥堵地段或等待红绿灯时。

4. 驾驶高档车碰瓷:

碰瓷者通常会选择低档次车辆作为目标,利用车主们损坏高级车后心虚、怕麻烦的心理,提出赶快私了,骗取高额赔偿。

二、碰瓷的法律定性

碰瓷行为实质上属于诈欺违法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碰瓷行为有多种法律定性:

1. 诈欺罪:

碰瓷者通过故意制造或编造被害假象,采取诈欺方式非法索取财物,符合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以诈欺罪定罪处罚。

2. 保险诈欺罪:

如果碰瓷者骗取的是保险金,符合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的,以保险诈欺罪定罪处罚。

3. 虚假诉讼罪:

碰瓷者捏造人身、财产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虚构民事纠纷,提起民事诉讼,符合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的,以虚假诉讼罪定罪处罚。

4. 抢劫罪、抢夺罪:

碰瓷行为被识破后,碰瓷者直接对被害人实施抢劫、抢夺等违法犯罪活动,符合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分别以抢劫罪、抢夺罪定罪处罚。

5. 故意毁坏财物罪:

碰瓷者故意造成他人财物毁坏,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的,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

6. 交通肇事罪:

碰瓷者驾驶机动车对其他机动车进行追逐、冲撞、挤别、拦截等可能影响交通安全的行为,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符合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三、如何应对碰瓷

面对碰瓷行为,车主应保持冷静,不要被碰瓷者威胁逼迫,一定要报警处理。以下是一些应对碰瓷的建议:

1. 遵守交通规则:

车主在行车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给碰瓷者可乘之机。

2. 安装行车记录仪:

行车记录仪可以记录行车过程中的视频和音频,是应对碰瓷的重要证据。

3. 及时报警:

如果遭遇碰瓷,车主应立即报警,等待交警前来处理。不要与碰瓷者私下解决,以免被敲诈。

4. 拍照留证:

如果条件允许,车主应拍下碰瓷现场的照片,并寻找周围的目击者,以便后续处理。

5. 不要随意下车:

在不确定是否是自己的责任前,车主不要完全降下车窗与对方理论或同意让对方上车,以防发生危险。

四、碰瓷的社会影响

碰瓷行为不仅给车主带来经济损失,还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一些碰瓷团伙甚至采取暴力手段,对车主进行殴打、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了依法惩治碰瓷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依法办理“碰瓷”违法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对碰瓷行为的定性处理作出了明确规定,包括通过碰瓷实施诈欺、敲诈勒索等常见犯罪行为的定性处理,以及实施碰瓷所衍生犯罪行为的定性处理。

五、如何防范碰瓷

除了应对碰瓷行为外,车主还应加强防范意识,避免成为碰瓷者的目标。以下是一些防范碰瓷的建议:

1. 保持警惕:

车主在行车过程中要保持高度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和行人动态,避免被碰瓷者趁机敲诈。

2. 遵守交通规则: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不超速等,减少被碰瓷者利用的机会。

3. 选择正规停车场:

停车时选择正规停车场或有人看管的停车位,避免在偏僻或无人看管的地方停车。

4. 加强车辆防护:

安装车辆防护装置,如防撞条、倒车雷达等,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5. 提高法律意识:

了解碰瓷行为的法律定性和应对措施,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防范能力。

总之,碰瓷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车主应加强防范意识,遵守交通规则,提高法律意识,遇到碰瓷行为时要保持冷静并及时报警处理。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依法惩治碰瓷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