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貌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它不仅揭示了我国人口数量的最新数据,还详细描绘了人口结构、分布及迁移流动的全面图景,为制定和完善未来发展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统计信息支持。
普查背景与目的
定期开展人口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明确规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七普”)是在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首次开展的全国人口普查,具有深远的意义。普查旨在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城乡住房等方面的情况,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普查时点与对象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0年11月1日零时。普查对象包括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普查的内容涵盖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多个方面。
普查方法与过程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采用了全面调查的方法,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普查遵循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现住地进行登记。对于普查对象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情况,户口登记地也需要登记相应信息。普查登记方式多样,包括普查员入户询问、当场填报,或由普查对象自主填报等。
在数据采集方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大规模采用电子化采集方式,普查员使用电子采集设备(如PAD或智能手机)登记普查对象信息,并联网实时上报。此外,普查对象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普查信息,极大提高了数据收集的效率与准确性。各级普查机构负责普查数据的处理,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一编制数据采集、审核、编辑、汇总程序,确保数据处理工作安全、顺利地进行。
普查内容与形式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根据普查对象和普查内容的不同,具体分为四种普查表:
1. 普查短表:包括反映人口基本状况的项目,由全部住户(不包括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填报。
2. 普查长表:包括所有短表项目和人口的经济活动、婚姻生育和住房等情况的项目,在全部住户中抽取10%的户(不包括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填报。
3. 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普查表:包括反映人口基本状况的项目以及入境目的、居住时间、身份或国籍、就业情况等项目,由在境内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填报。
4. 死亡人口调查表:包括死亡人口的基本信息,由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有死亡人口的户填报。
普查结果与特点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43,497,378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411,778,724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均增长率为0.53%。普查数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人口总量继续增长,但增速放缓:尽管我国人口总数仍在增长,但增长速度不断下降。与2000年至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相比,2010年至202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了0.04个百分点。
2. 少儿人口数量和占比有所提高:2020年我国0至14岁少儿人口数量达到了25338万人,占17.95%,比2010年增加了3092万人,比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
3.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占比双下降: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为89438万人,与2010年的93962万人相比减少4524万人;同时,15至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从2010年的70.14%下降至2020年的63.35%。
4. 人口老龄化程度快速加深: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占比达到18.70%,65岁及以上人口1.91亿,占比为13.5%,与上个十年相比,上升幅度分别提高了2.51和2.72个百分点。
5. 出生性别比向正常水平回归: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
- 上一篇: 如何查询高速公路封闭情况
- 下一篇: 原神解密:曲径通幽处该如何通过?
-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年份资讯攻略11-04
-
怎样区分众议院与参议院?资讯攻略11-03
-
2013年:揭秘中国人口总数之谜资讯攻略03-24
-
4月1日《王牌对王牌》第七季停播原因探析资讯攻略03-09
-
揭秘: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的高效查询方法资讯攻略11-02
-
揭秘集商网:一站式商业服务平台的全貌资讯攻略11-30